承接电缆及通道数据采集,电缆GIS信息管理系统建设
一、对电缆及通道轨迹开展探测工作,采集相关数据信息,具体内容有:
-
对电缆轨迹探测,采集电缆段的数据信息(电力电缆及通道基础数据信息表),包括变电所、线路名称、电缆段名称、电缆段序号、长度、型号、状态、敷设方式、埋深(或高程)、走向、电压等级;起点、拐点、终点坐标;中间接头坐标、安装位置;电缆起点、拐点、终点、中间接头的影像资料。 采用RTK,管线定位仪,进行测量,空间数据准确定厘米级,采电子手薄进行记录。
-
对电缆通道轨迹探测,采集电缆井和电缆管沟的数据信息包括:
- 排管:通道名称、总长度、结构形式、起点坐标、终点坐标、走向、连通关系、上顶埋深(或高程)、宽度、管材材质、管孔数量、管径;
- 沟道:沟道名称、总长度、结构形式、起点坐标、终点坐标、走向、连通关系、上顶埋深(或高程)、宽度、支架材质、支架数量及宽度;
- 隧道:隧道名称、总长度、结构形式、起点坐标、终点坐标、走向、连通关系、上顶埋深(或高程)、宽度、支架材质、支架数量及宽度;
- 桥架:桥架名称、总长度、结构形式、起点坐标、终点坐标、走向、连通关系、电缆托盘底部高程、电缆托盘宽度、电缆托盘材质;
- 直埋:通道名称、总长度、起点坐标、拐点坐标、终点坐标、走向、连通关系、上顶埋深(或高程)、管材材质;
- 拖拉管:通道名称、总长度、结构形式、起点坐标、终点坐标、走向、连通关系、横向剖面、纵向剖面、三维坐标图、宽度、拖拉管数量及管径、管材材质;
- 电缆井:电缆井名称、功能(人井或工井)、类型(直通、转角、丁字、十字、转角+支接、异形)、尺寸、坐标,管孔及支架的参数和位置、穿管数量及位置;电缆井盖高程、数量及材质;电缆通道环境、电缆井内及断面影像资料。
三、将电缆及通道的数据信息整理、编制、交付,并录入电缆GIS信息管理系统。
- 电缆及通道轨迹数据及图、表:
- 电缆及通道轨迹数据采用Excel通用格式(电力电缆及通道基础数据信息表);
- 电缆及通道轨迹图采用CAD格式(电子格式各一套);
- 电缆管沟、工井尺寸及立面图:
- 电缆管沟、工井尺寸采用通用CAD格式(电子格式各一套,详见测绘成果示例);
- 电缆管沟、工井立面图采用CAD格式(电子格式各一套);
- 电缆中间接头等重要部位、塔杆、井下立面、入地端、出地端采用JPG照片格式(电子格式一套)。照片要求:
- 格式为JPEG,图片清晰,无抖动现象,文件不大于1.5M。
- 电缆井地面整体照片,确保电缆井编号牌清晰。
- 电缆井各个剖面照片,包括全部电缆在某个面上整体照片,电缆对应排管孔的照片。
- 施工前、施工后照片、电缆井、电缆中间接头等重要部位、塔杆、井下立面、入地端、出地端照片。
- 其余类型照片,确保拍摄对象及所处背景环境清晰。
- 电缆轨迹数据、电缆管沟、工井数与电缆GIS信息管理系统关联,在地图上可以点击查看。
四、对掩埋工井进行探测和位置确定
采用物探技术、电磁技术、探测技术,结合电缆管线探测轨迹,对掩埋、覆盖的电缆工井进行查找,定位和标识,为后续此部分设施的检修提供准确的定位数据,必要时可采取小范围开挖。
五、运行标识安装
维护并安装电缆起点、拐点、终点、节点运行标识;电缆中间接头挂牌;电缆工井(含掩埋井)统一编号及贴牌。
六、建设电子标签系统
对电缆中间接头、电缆井(含掩埋井)及重要节点(如直埋电缆转弯处)装设电子标签,配置无线电子标签读取装置,为电缆数字化管理、手持式移动终端巡检提供基础。电子标签(RFID)必须耐高温、耐磨、防腐蚀、防水,可读取频率为高频13.56MHz。